蟾宫曲·怀古

蟾宫曲·怀古朗读

问从来谁是英雄?一个农夫,一个渔翁。晦迹南阳,栖身东海,一举成功。八阵图名成卧龙,六韬书功在飞熊。霸业成空,遗恨无穷。蜀道寒云,渭水秋风。

译文

请问古往今来谁是真正的英雄,一个是三国的农夫诸葛亮,一个是周朝的渔翁姜太公。一个隐居南阳,一个栖身东海海滨,都是一举成功。诸葛亮名成八阵图,姜太公梦兆飞熊并写下《六韬》兵书。但转眼霸业都成空,带来无穷的遗恨。如今只看到蜀道上的寒云,渭水上的秋风。

注释

一位农夫:指诸葛亮。因为他曾经“躬耕南阳”。

一个渔翁:指姜太公,因为他曾经钓于渭水。

晦迹: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,即隐居。南阳:今属河南,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。

栖身东海: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:“吕尚处士,隐海滨。”

八阵图: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说他“推演兵法,作八阵图。”卧龙:指诸葛亮。

六韬书:相传为姜太公所著的一部兵书。分文、武、虎、豹、龙、犬六韬。飞熊:周文王得姜太公的梦兆。

蜀道寒云:极言蜀道之险峻。

渭水秋风:言在羁旅中过生活。贾岛《忆江上吴处士》:“秋风生渭水,落叶满长安。”渭水:姜太公曾垂钓于渭水边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蔡践.《元曲全鉴 典藏版 》:中国纺织出版社, 2015:226页

2、许海山.《中国历代诗词曲赋大观 》 :北京燕山出版社,2007:450页

  查德卿的这首《蟾宫曲·怀古》抒发的是怀古咏史之意。作者在开篇第一句就写出了自己的疑问,他问道“问从来谁是英雄?”,紧接着他便在曲中写到一个农夫,一个渔翁。”查德卿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问题,在此处点明了怀古的对象,同时也做出了评价。

  “晦迹南阳,栖身东海,一举成功。”南阳,东海是两处地点,分别承接“农夫”与“渔翁”,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,曾经在南阳过着隐居的生活,而姜太公也曾经在渭水之滨垂钓,同样过着悠闲恬淡的日子。

  “八阵图名成卧龙,《六韬》书功在飞熊。”则是说明诸葛亮和吕尚的丰功伟绩,进一步表现他们两个作为英雄所做出的功绩。

  “霸业成空,遗恨无穷。蜀道寒云,渭水秋风。”这句由追寻历史转为了对历史的感慨,说诸葛亮、吕尚所建的“霸业”终究是一场空,随着时间的推移,慢慢消逝了。

查德卿

[元](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)名、里、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,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。工曲,太平乐府中选录甚多。明·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将其列于“词林英杰”一百五十人之中。明·李开先评元人散曲,首推张可久、乔吉,次则举及查德卿(见《闲居集》卷五《碎乡小稿序》),可见其曲名较高。其散曲作品内容有吊古、抒怀、咏美人伤离情之类,风格典雅。 ...

查德卿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已学故学天隐说,多因误剃镜中头。

戏拈当日颜良案,两足何堪踏两舟。

()

十顷平湖一簇山,湖山佳处著朱阑。

分阶草色迎春绿,漱石泉声入夜寒。

()

向晚寻幽寺,明霞飞远林。四山新雨歇,一径绿苔深。

松老齐僧腊,泉鸣和梵音。阶前两驯鹿,去住识禅心。

()
弘历

欲拟山如画,犹虞画不如。迎人先洗壒,泽物不分樗。

风势雄偏爽,云容澹自舒。须臾晴旭朗,新黛入烟疏。

()

文武声华并起予,翩翩丽藻照茅居。不缘净土能持法,那得丛林见异书。

()

此是河清宴。觉朝来、薰风满入,生绡团扇。太守愁眉才一展,且喜街头米贱。且莫管、官租难办。绕砌苔钱无限数,更莲池、雨过珠零乱。尽买得,凌波面。家山乐事真堪羡。记年时、荔支新熟,荷筒齐劝。底事来寻蕉鹿梦,赢得乾忙似箭。笑富贵、都如邮传。做了丰年还百姓,便莼鲈、归兴催张翰。看卿等,上霄汉。

()